在國家出台了一係列針對室內空氣中甲醛(Formaldehyde)等有害物質的限量標準,商家大打環保戰後,持有“綠色通行證”的家居建材走進了千家萬戶。南通空氣檢測新裝修或新進家具的房子盡量通風。檢測時,對采用自然通風的民用建築,門窗關閉1小時後進行檢測,“氡氣”則應在對外門窗關閉1小時後進行檢測;對采用中央空調的,應在空調正常運轉的條件下進行檢測。但是,往往裝修好的家經檢測,室內空氣仍然出現有害氣體含量超標,問題到底出在哪兒了?
查找幕後真凶,揪出隱形殺手
針對這種現象,本報記者采訪了中國室內環境檢測(檢查並測試)中心宋廣生主任。宋主任說,我國對室內空氣檢測的標準主要是《室內裝飾裝修材料(Material)有害物質限量》、《室內環境標準》和《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對裝修材料和家具的感染性有嚴格的控製,與歐美國家的限量標準相同,但仍然出現空氣質量超標主要是設計、材料和工藝三方麵綜合作用的結果。
室內空氣感染的有害物質主要是甲醛(Formaldehyde)(aldehyde),即使是再環保的材料裏也不可能完全沒有甲醛。南通甲醛檢測是指通過特定的方法或儀器,對空氣、水、食品、衣物等含有的有害因素檢測甲醛做定量檢測。進行檢測時,往往隻是對單位樣品的有害物質釋放(release)量進行檢測。一旦大量使用,即使是檢驗合格的產品,有害物質也會積少成多從而造成室內空氣汙染,可以說用的越多,相應的釋放期就越長汙染就越大而難以淨化。所以檢測結果有時隻能說明合格,但不能代表成套家具和成片地板有害物質的釋放量就是合格的。
另外,如今大量使用的裝修和裝飾材料(Material)、塗料以及粘接劑的不當搭配也會產生揮發性化學汙染氣體,也是造成“綠色”建材不環保的主要原因。
近日,國家有關部門發布通知,要求自200510月1日起所有在市場(shì chǎng)銷售的家具都必須配備使用說明書,必須有對材料(Material)、塗料中實際含有的有毒或放射性物質等控製指標給予說明,標明有害物質的確切含量。相信這個標準出台後能提供推算放在室內後有害物質釋放量的參考標準。
木製――“少少益善”
當記者問到應該怎麽樣使用地板和家具配合時,宋廣生主任強調(qiáng diào),安全也是直接的方法就是減少可能(maybe)帶來汙染材料的使用,盡可能減少汙染源。在裝修前一定要經過測算,家具地板的品牌質量不同,有害氣體的釋放量要通過檢測計算,就能拿出合理配置的方案。
裝修材料――有所取舍
對此問題(Emerson),記者又采訪了室內環境檢測與評價中心。作為專業檢測機構(organization),他們說:“如果木地板(英文:Wood floorsq)與木製家具合用有害因素檢測,往往會出現超標,如果使用大量木地板,那麽家具就不要用複合;盡量用金屬或玻璃代替木製材料使用;布藝也會釋放出少量有害氣體,盡量用皮質取代。如果使用了大量木製家具,那麽地麵就不要用木地板。”總之建議裝修時遵循“簡裝修精裝修飾品”的原則。
檢測谘詢――現有熱線
市建築裝飾協會環保委員會秘書長張絲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認為,現在的室內空氣檢測方法存在缺陷,並說他們正在開發新的更合理的大型檢測設備(shèbèi)。這種大型檢測設備的檢測對象主要是針對室內空氣而非。如果打算裝修,可以與裝飾公司簽訂合同,限製(limit)空氣有害物質的含量,一旦超標可以申請賠償。如果您家裝修需要谘詢使用材料(Material)的用量或數據參考,環保委員會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提供比較準確的用量方案並提供專業檢測。
解決之道還有三招
已經裝修完畢,檢測後發現室內空氣超標的消費者不在少數,總不能把家具扔了、地板撬了吧,這種情況就要用到“通風、吸附、封閉”三種方法來淨化空氣了。
據記者在市場的了解,現在已經出現了非常多空氣淨化器(Air Purifier)、抗汙染噴劑、甲醛清除劑等淨化空氣的產品。南通空氣檢測新裝修或新進家具的房子盡量通風。檢測時,對采用自然通風的民用建築,門窗關閉1小時後進行檢測,“氡氣”則應在對外門窗關閉1小時後進行檢測;對采用中央空調的,應在空調正常運轉的條件下進行檢測。其中空氣淨化器是目前常用也是有效的。推出的“裝修衛士空氣淨化器”可以自動感應、監測室內空氣汙染度。
利用吸附功能的產品(Product)中,市場有售的炭雕,是活性炭吸附的典型產品,效果明顯。使用這類產品的消費者(Consumer)應當注意的是活性炭吸附有一定的有效範圍,並不能抵抗大麵積房間的感染。
甲醛清除劑、分解劑等產品是利用覆蓋原理阻止有害物質揮發。這類產品目前存在不少問題,消費者(Consumer)在選購這類產品時要查看是否有國家認證和檢測報告。
甲醛(aldehyde)檢測(檢查並測試)